立天下之正位,是说,君子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也不是说你住在一个最繁华的地段,正位是什么?是‘礼’;
行天下之大道,是说,走在天下最宽广的大道上,大道是什么?是‘义’。
仁礼义,实际上这三点都跟天命有关,为什么呢?认知天命就是仁;敬畏天命就是礼;履行天命就是义。因此儒家的几个最重要的词都跟天命有关。
所以,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因为你不知命就做不到仁,就做不到礼,就做不到义。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用孟子的话说,知道天命以后就怎么样?与民由之。带着人民走在天命的大道上;那如果不得志呢?独行其道。我一个人走在这条大道上。
五十知天命并不是指人到五十就应听天由命,孔子所谓的知天命实际上是在强调要尊重人生的自然法则和客观规律,从十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到五十知天命,人随着年龄、知识,阅历的增加更应该进一步明确自己的使命和责任,更应该有所担当,积极面对人生,那这种知天命的的人生态度给孔子带来哪些变化呢?
《论语》有这么一则,我认为这就是孔子在知天命之年的一个宣言‘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 宪问第十四》’,我已经不怨天了也不尤人了,我下学而上达。
什么叫下学?就是下行天道。
什么叫上达?就是上达天命。
对上我了解天命,对下我执行天道。所以在这个时候怎么样?知我者其天乎。只有天才能了解我。我知天,天知我,所以只能与天地晤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