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过这番经历,潘绥铭比较知道怎样让中国的男人和女人说出他们的“性”。2000年,他就设计了一套体贴入微的调查方式,从问卷设计、调查地点,到人员的完全陌生化(就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不会再见了),一点一点将难以启齿之事在对象面前铺开。
2006年7月到11月,潘绥铭团队进行了同题再调查,该调查覆盖了18岁至61岁、讲汉语、识汉字的中国人,随机抽取21个省、市的152个城市社区、47个村,实际接触7553人,大约1500人不愿参加,完成有效问卷6010份。
很多人还不明白安全套到底能不能预防艾滋病
人物周刊:关于“安全套到底能不能预防艾滋病”,您为什么迫切希望出台“国家说法”?
潘绥铭:我们的调查结果证明:2000年的时候,在4项预防知识中,这个问题的正确回答率最低,经过6 年宣传教育,到2006年,仍然最低。问题难道还不严重吗?
人物周刊:说说在村里,在社区里碰到的“不相信”吧。
潘绥铭:整个社会的公信力在下降。一个信息,哪怕是科学知识,有80%的人信就不错了。像安全套的问题,他们也听说了一点,就是不相信。也不是不相信安全套,而是不相信我们的宣传。
人物周刊:在2000年、2006年对中国人的性行为和性关系进行考察,不能不看这6年里国家发生的事情和它的走向吧。
潘绥铭:对。这个大背景就是中国“性化”的苗头越来越强。这不是我的词儿,是国际学术界用了好多年的概念,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跟“性”联系起来,而且越来越紧密,不是你家里有几张毛片儿社会就“性化”了。你看现在,从大街上的广告到日常语言,性的色彩越来越浓,香车美女,他不说车有多好,搁一模特在那儿,杂志封面全美女头,有的扯都扯不上。就这么个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