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1936年生于南京,童年是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度过的,他的父亲毕业于哈佛商学院,9.18事变后回国,先后结交过张学良、戴笠等人,1949年,张贤亮的父亲作为旧官僚被关押,于是,被认为出生于反动家庭的张贤亮,注定要历经一番磨难。
不到18岁的张贤亮就这样告别了自己的学生时代,时隔多年后,当张贤亮作为杰出校友被邀请回到母校时,他在留言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感谢母校,给了我一个艰难的起点。
1954年,张贤亮带着母亲和妹妹,离开北京。那时,张贤亮的父亲已在监狱中死去。18岁的张贤亮担起了家庭的重担,他们在过去只是从岳飞的《满江红》中读到过的贺兰山下,安了家。 张贤亮在西北大漠反而如鱼得水,他从北京街头的一名坏分子,变成了新时代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到宁夏后不久,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张贤亮就被调往银川干部文化学校任教,和所有青年人一样,张贤亮对未来充满了希望,他开始了诗歌的写作。《夜歌》、《黎明时的歌》等都曾公开发表,1957年的张贤亮已在西北,甚至全国的诗坛都颇有知名度。
1957年7月,当时很有影响的文学月刊《延河》登载了张贤亮的《大风歌》,引起轰动,这首诗歌在今天读起来,仍能强烈地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青春的豪情。然而,就是因为这首《大风歌》,张贤亮运交华盖,遭到了猛烈的批判。
1957年9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署名《斥大风歌》的文章,一位著名诗人义正辞严的抨击了《大风歌》中被认为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言论和思想,于是,《大风歌》成了右派言论的代表作品,作者张贤亮也就不可避免的被戴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被送进了劳改农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