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之后,在苏俄的操纵下失去外蒙,是中国人民的丧心之痛;诺门坎本不属于外蒙,诺门坎战役日满败于苏蒙,由此而承认了苏蒙的领土主张[1],诺门坎与外蒙古一起脱离祖国母体;这是中国人民心上的痛中之痛!
“喀秋莎”就是在这一战场上创作、唱响并传播开来,成为苏联著名军歌的。品其意味,五味杂陈:俄罗斯民族所张扬的勇敢、悍勇,艰苦战争中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以及那歌声的明亮、辽阔,给人印象至深;另一方面,与1905年的日俄战争一样,两个国际恶魔在我国领土上高蹈肆虐,那勇武、美丽的歌声竟然附带着我民族的耻辱和灾难,是我民族的锥心之痛!
——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喀秋莎站在那峻峭的岸上,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那歌句中的“河上”竟然是本属于我的哈拉哈河,那歌句中的峻峭的岸上竟然是我哈拉哈河的美丽河岸!
这只是一些形而下之的具体的领土问题,事实上,诺门坎战役连带着一些更其重要的国家战略、国际战略问题。
诺门坎之役发生于苏联正式向协约国宣战之前,规模虽然不大,但对于二战之影响却至深至巨,战略评论家说:“亚洲的蝴蝶之翼引起的是太平洋彼岸的巨大风暴。”苏蒙之胜和日满之败决定了日本的战略走向,撤销西伯利亚和贝加尔方向的北进的企图,决意南进——珍珠港事件其实酝酿并扎根于诺门坎之役。中国和东南亚人民战祸加深也兆因于此。
俄罗斯人以自己的悍勇堵悍敌于国门之外,他人的能力相应于他人之幸运福祉,对此我等无评。重要的历史事实是,在三十年代某集团提出“武装保卫苏联”所引起的国内骚动的背景下,经民国政府的艰苦努力,1937年8月20日中华民国与苏联签订了《中苏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倘缔约国之一方受一个或数个第三国侵略时,彼缔约国约定,在冲突全部时间内,对该第三国不得直接或间接予以任何援助。”这一条约既稳定了国际格局,也助力于平息国内乱局。诺门坎战役之后,日方战略方针既定,与寡廉鲜耻的斯大林沆瀣一气,先签订局部的停战协定,继由日本外相松岗洋右出马,与苏联签订《苏日中立条约》。该条约第二条规定:“一旦签约的一方与一个或多个第三方势力有敌对冲突,条约的另一方将在整个冲突期间保持中立。”显然,这一条约的签定以撕毁与国民政府签订的《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