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斤斤于权势、机诈、金钱等等玩意儿的王熙凤之流怎能理解?处在那么一个充满贪欲的园子里,和那么多颟顸、蒙蔽的人在一起,宝黛如何能终结良缘?在那个地位堆积起来的大家庭里,人们要的是“有用”——取功名,博富贵,而林妹妹惜花独吟,宝哥哥“疯疯傻傻”,这般“无用”,谁人能够理会?宝玉得到的判词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
如果,一个人从来不曾体验与他人的细微情感,从来不曾品尝花的芳香,从来不曾留意季节的况味,从来不曾明白爱的可贵,又怎能算活过一回?要说,那机关算尽、泼辣专权、艳如明星的王熙凤其实是白活了一场。她的一生,是蒙蔽的一生。“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臧克家毕竟是诗人。
有时候,千年等于一日,一日等于千年。
这些,读着兰亭的孩子们,你们能理解吗?也许,你们中的某个,已经隐约触到了那“缘”的边际了。那么,请你珍惜,孩子。你看,王羲之在珍惜。他明白“老之将至”,明白“情随事迁”,明白“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明白“修短随化,终期于尽”,更明白“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以,他欣然提笔了,他知道那个春天的日子非同寻常,他知道那“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陶然醉态多么可贵。他要为自己和伙伴们的欢乐写下历史,他要为南方天地给予的这样一天留下痕迹,他要为自己鲜活敏感的生命作证。他知道,不是每一天都能这样欢会,不是每一刻自己都能如此清醒,毫无蒙蔽。生命觉醒的时刻才是活着的时刻,情感丰富的片刻才是不朽的永恒,“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他知道,“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所以,他珍重地提起了一支纤细的、通灵的鼠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