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赵薇在"声明"中的说法,她的"日本军旗装"是一位"美国设计师"设计,由一位"纽约造型师"推荐给她的。而按照《时装》杂志的说法:"将国旗、军旗等图案元素运用在服装设计上,这在国际上是十分普遍的。"这是一个准确的说法,而且以一个美国设计师的立场判断,这还是一个成功的设计:将曾经是侵略象征的日本军旗进行部分改造,使其成为和平的象征,是一个大胆而近乎完美的"后现代"创作。我们没有理由假设那位美国设计师不了解日本军旗在历史上的作用,和在现实中国的情感含义,从他将日本军旗上的"武魂、忠义、尊皇、皇国"字样换成"健康、和平、幸福"的"创作"来看,这是一次认真而且思路明晰的创作,而不是出于对历史无知的信手涂鸦。如果我们暂且先搁置一下我们的民族情感,而且假设设计师和造型师都是天真的和平主义者,那么我们就得承认,选择赵薇来"演绎"他们的设计,是一个恰当的人选。
在他们看来,让一面侵略的旗帜变成和平的旗帜,穿在一位曾经被那面旗帜蹂躏、欺辱过的民族的后代身上,圆满地完成了一次呼吁和平的"行为艺术"。
在某些艺术家的思路中,这样的"行为"与宽恕、和解、和平、大同这样一些美好(在浪漫的理想中)却虚幻(在坚硬的现实中)的概念有关。在这个"行为"中,赵薇以一个经历了屈辱、侵略、杀戮、仇恨的民族的后代,和一个年轻、无邪、单纯、快乐的少女的双重身份,成为这次"行为"中的关键要素——如果她知道这面"旗帜"的演化过程而且理解和认同设计师的理念,则她将是这一"行为"的共同创作者;而如果她并不知情,则她将成为这次"行为"策划者的理想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