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到一汽实际,就是说解放牌汽车不能总是修修补补,比如驾驶室闷热、水箱开锅、转向沉重,不能坏哪儿修哪儿,得彻底换型。
解放要换型,但计划经济时代国家没钱,换不换型,一汽说了不算。当时国家希望一汽将年产量从3万辆提高到6万辆,印象中给一汽拨款7000万元。一汽决定就用这笔钱,既实现换型,又提高产量到6万辆。
办法就是:首先,驾驶室换型,改变形象,克服老驾驶室的缺陷;其次,发动机换型,侧置气门变顶置,提高动力性和经济性;第三,其他总成改进设计,做到力所能及。为此,全厂上下一片欢腾,呈现出一派大干快上的气氛。
革命派怎么做?不能脱离实际闭门造车,不能脱离群众,技术干部要下楼出院,走“三结合”革命路子,这种背景下提出设计革命化。像我们做发动机设计,就要到发动机厂,同样,做车头驾驶室的就要到车身厂,做底盘的到底盘厂,做车厢的到车厢厂……
以发动机为例,我们在发动机厂组成设计、试制、试验小分队。毛德犹(发动机厂厂长)是队长,张曰骞(设计处发动设计科科长)、陈希良(设计处试制车间副主任)是副队长。组成人员有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约30多人,名为“CA140发动机设计小分队”,地点设在发动机厂。
具体办法是,设计时,领导、设计人员和工人一起讨论设计方案,包括技术的先进性、可行性,生产的工艺性、原材料来源和成本等。设计人员出完图后,马上配合试制,拉着小车将上道工序加工完的工件送到下道加工工序,尽量缩短加工周期。当时人们称之为“小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