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很长时间之后,李复己的儿子在北京看到了报道,由此,他花了很长时间才厘清他父亲的人生轨迹: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毕业之后,李复己回到中国,在一个公司做工程师,然后在1937年后辗转到了四川自贡,在当地盐厂里做修桥修路之类的工作。就是这样的一个具有很好天分的物理学家,最后的归宿是在1950年代,在一所中学教英语直到去世。
当时我们看到他的故事,觉得中国有好多民间的故事是不被人所知的。我们不知道,中国曾经有一个很优秀的物理学人才曾经挑战过一个非常著名的物理学定律,所以获得了这样一个博士学位。但是他后来的生活和命运,被时局和战争所改变,一直默默无闻,以至于他的儿子都不知道父亲曾经有这么一段过去。
我们接受的教育一直强调宏大叙事,但是像这种普通人、我们身边的历史是很少被关注的。我认为,我们做个人史的口述
影像,记录自己身边的历史,首先是为自己。
会有哪些收获?
我想,个人史都是跟自己有关系的。
第一是真情沟通。我们那一代大概是物质匮乏时代的末期,但是我们的上一辈和再上一辈都经历过大饥荒。我们有些人可能会去嫌弃自己的爷爷奶奶,觉得他们特别的、不可理喻的节俭。比如我的岳母,有一次,我们家里的饭都已经馊了她还要吃,她舍不得倒。我说,这个饭可能是价值一块钱,但是如果你拉肚子,你可能会需要花几百块钱来治疗它,但是我仍然没办法说服她改变这个习惯。如果有年轻人觉得她不可理喻、不可思议,那么这就可能会造成很多代际的隔阂。但是你真的知道她或者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吗?他们的弟弟妹妹可能在五十年代,曾经因为灾荒去世,而他们经历过的大半生都是物质匮乏的,他们永远有种饥饿感,这种饥饿感是在自己的骨子里的。即使可能他们家里实际有几百万、几千万的资产,他们可以买几万袋大米了,但是他们舍不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