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4月10日,不少考古
学人都在微信朋友圈中转载《兖州会议
1991:中国考古
学思想解放的号角》这篇文章。文章的作者裴安平先生详细回顾了关于筹备兖州会议
的种种细节,同时还公布了围绕会议的大量信函。从题目观之,裴安平先生对兖州会议给予了极高的历史定位——中国考古学思想解放的号角;但是仔细阅读文章,却不难发现作者对兖州会议有着很多的唏嘘以及
不甘:办会过程的一波三折、参会人员的顾虑重重、各种力量的掣襟肘见,甚至一度上升到学派、阵营之间的相互对立,所有的一切都与办会者的初衷渐行渐远。他曾经对会议寄予了无比的期许,但会议的进程以及
最终的走向,却并不如他期许的那般美好。
兖州会议距今已近30年了,重返那个历史的现场已无可能;但是与经历现场的学者对话,成为了今天我们理解历史的一种重要途径。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兖州会议所处的年代,是思想激荡的岁月,每一位侧身其间的考古人,都有着值得后辈敬佩的学科责任心和历史担当。日升月落,斗转星移,一代人终将老去,一代人还在征程,作为历史的守望者,我们衷心的希望风烟散尽之后,一切恩怨能够化干戈为玉帛,让学术回归学术的本身,让今天的我们不再为过去所牵绊,轻装上阵,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