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太多强调在东西方文化碰撞中,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拿来主义,生吞活剥,大行其道。殊不知,中国文化对西方文化也产生过重要影响。辜鸿铭将《论语》《中庸》等经典著作及自己写的《春秋大义》(又名《中国人的精神》)译成外文,推向世界,在西方世界于一战后反思自身只注重物质而缺乏精神等问题时,及时送上东方哲学智慧,如干旱之际送上甘霖喜雨。列夫·托尔斯泰很谦恭地写长信给辜鸿铭,深表钦佩。英国著名作家
毛姆特赴中国拜会辜鸿铭,二人交流之后,毛姆写访问记,向世界介绍这位留着辫子、戴着黑缎小帽、精通九国语言、满腹经纶,在洋人面前极为自信傲慢的中国小老头。当“五四”运动在中国肇始,一些人高喊打倒“孔老二”,宣传中国文化历史只有瞒、骗和吃人,甚至提出废除中国人精神图谱的汉字时,辜鸿铭的《春秋大义》和《论语》等已走进德国大学的哲学系,成为必读的教材,大学里许多研究组都与辜鸿铭有关。
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仕在北洋,教在东洋。十岁随义父布朗去欧洲,在英、德读书,精通西学,熟谙九种语言,可惜多年在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缺乏研究。一日,两广总督张之洞做寿,府中大宴宾客,在张府充任洋文案(外文翻译)的辜鸿铭,发现同是幕僚的沈曾植对他有不屑之色,辜忙问其故,沈曰:“我一肚子国学,你要赶上我,还须读二十年中国古书。”此语对他刺激甚大,国学系他的短板,于是在张之洞支持下,始苦读四书、骚赋、诗文,二十年坚持不辍,再加上他记忆力超强,许多典籍倒背如流,真的满腹经纶了。某日,又见沈曾植,他让人将张之洞所藏众多线装书搬到沈面前,沈笑问“这是做什么?”辜躬身施礼后道:“请老先生任抽一部书,晚生莫不能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