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懵懂小学到大学校园,我与无数位老师相识,大部分老师都在记忆的河流中逐渐消逝了,但我想自己不会忘记我的大学老师——张老师。张老师先后教过我《材料科学基础》和《材料表面界面》,两个学期的相处让我受益匪浅。
大三上学期,我转到了学校本部,进入了材料专业课的学习,张老师所教的《材料科学基础》是我进入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早就听说《材料科学基础》虽是入门级的专业课,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决心把这门课学好是我早就下定的决心。不过这门课的起初几节课让我感到头疼,材料的微观结构,和晶体结构及对称性的分类及表达,需要我具有相当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我感到这是我工作的失败,我一直在反省自己的不足,面对这些不及格的学生,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室里突然变得静悄悄的,只有刘老师惭愧自责的声音回荡在空气里。刘老师也许不知道,她的这番话让许多平时不努力考试没及格的学生感到内疚。刘老师那种勇于负责的精神成为了学生心中的一盏明灯,激发了大家奋发学习的动力。
其实,我并不擅长学生物,那些细胞分裂、基因遗传等烦琐细碎的知识是很让人感到头疼的。不过,每次上刘老师的课,我总有一种如坐春风的感觉。记得在一次《分子生物学》课上,我们在学习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刘老师巧妙地运用了一个比喻,她说如果把核糖体比作为目的地,那么tRNA就是汽车,延伸引子就是司机,氨基酸就是乘坐汽车的人员。“如果司机开着市长的车去接省长,省长肯定会生气;如果司机开着省长的车去接市长,市长也不敢坐。同理,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每一种转运工具tRNA只能转运某种特定的氨基酸。”一个生动的比喻,一个活泼的幽默,顿时引来了全体同学的哄堂大笑。不过笑过之后,我的眼前如同过电影一般呈现出了蛋白质合成的全部过程,一个原本复杂的生物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