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我穿了件新衣服去上学。万万没想到教室黑板上竟出现了4个醒目的汉字:春节愉快!当时班上只有我一个中国学生,我知道,这里面包含着老师和同学们对我的爱。我许久不知该说什么,随即借故跑出了教室,跑出了学校,毫无目的地跑啊跑。最后实在跑不动了,就靠在一棵大树上,望着湛蓝的天,放纵地痛哭了一场……就这样,年复一年,我在大洋彼岸整整度过了6个春节。”
1995年回到北京后,张瑜先是在电视连续剧《梦断情楼》中初试锋芒。此后便自筹资金、自组班底,调集了内地、台湾、香港三地最优秀的编剧、导演、摄影和美工,亲任制片和主演,励精图治、呕心沥血地推出了故事片《太阳有耳》。影片把民国初年发生在大西北黄土地上的一段爱情故事展演得深切悲壮,如诗如歌。当张瑜战战兢兢地把剪好的拷贝送电影局审查时,没想到不仅顺利通过了,而且还作为参赛影片,选送到了第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
1996年2月19日,又是农历大年初一。在一片节日的气氛里,张瑜一行4人告别北京,登上了飞往柏林的班机。当时,一行人谁也没想过要去夺奖,因为他们觉得能够代表中国影片选送参赛,已经是一种荣誉了。到达柏林后,看着欧美影片那强大的宣传阵容,看看参赛名单上那么多世界级的竞争对手,4人中竟有3人要提前撤出竞争,尽快打道回府,不过张瑜却坚持留了下来。她觉得既然来了,就要保持一点风度。2月20日是大年初二,柏林的天气非常阴冷,阴冷得让人感到压抑和窒息。正在这时,一个坏消息随即传来了,一部参赛的台湾影片,正式放映时观众还不足三分之一。此时,张瑜的心像是提到了嗓子眼上。2月22日大年初四,《太阳有耳》放映的日子终于到了。清晨,柏林的天空突然放晴,而且还升起了一轮鲜红的太阳。这是不是好兆头?上午,当《太阳有耳》刚刚放映了一小时,翻译就急匆匆地从现场跑来,他一蹦三跳地告诉张瑜,电影院不仅出现了爆满,而且还售出了100张站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