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天魔盗团》一度进入了魔术领域的内部,表现同行竞争中的卑劣和残酷,对揭秘影碟在互联网时代爆发性的畅销投以意味深长的一瞥。法国刑警提到,早期的西方魔术师会伪装成中国人(借用中国名字)表演,魔术历史上确有其人其事,因为他们觉得东方人具有神秘的魔力,可以增加表演的噱头。上述都是其他魔术电影不常见的有趣细节。
这些稍值得玩味的东西转瞬即逝,很快被眼花缭乱的视觉把戏所湮灭。这些欺骗手段混淆了魔术和偷窃的界限,从本质上揭示出顶级骗术在两个领域的通行无阻,既有对古旧技法的致敬,也拥抱最新技术。舞台密道、假房间、玻璃障眼法、空中飞人和大换汽车,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犯罪电影里就演过的布局,而全息投影、黑客入侵、GPS跟监控以及“时空穿越”的伪装,则带来软科幻片不明觉厉的高深莫测。两者结合之妥帖集中体现在古老的兔帽戏法中,还是那两样古典道具,变的花样却与传统迥然不同,手法也有天差地别。
杰西?艾森伯格只经历了短期牌术训练,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他的角色总是在炫耀掌心夹牌、单手开扇之类的入门技巧,以及好看不中用的布莱恩图多花式切牌——现实里要只这个水平,在维加斯街头混饭吃都难。和艾森伯格半调子的牌技一样,擅拍简单粗暴动作片的导演路易斯?莱特里尔(《玩命快递》,《无敌浩克》,《诸神之战》)也对这一高智商题材掌控乏力,该细水长流时沉不住气,该用花哨晃晕观众时却又慢上半拍。影片第二幕中有一个关键角色死亡,但气氛不到位,“沉痛哀悼”的欺骗程度不够,没法牵着观众的鼻子走;第三劫案现场,那卡车被截停的如此顺风顺水,连最懒得动脑的观众也要怀疑其中有诈了吧。
从头到尾挑战观众的幕后主脑,大概是主创最引以为豪之处。身份揭秘一刻不乏惊奇效果,此处得分失分都有。优点在于,自动填上了大部分漏洞,例如警官发现手机被监听,又例如四骑士中最年轻的成员如此不保险的逃脱计划。缺点也很明显,隐藏者为了让人(观众)信服,处处都有过火甚至不那么必要的表演。影片另一大误导来自迈克尔?凯恩和摩根?弗里曼两大戏骨,尤其是看过诺兰版《蝙蝠侠三部曲》的影迷,更难以想象这两老谋深算的家伙会栽了跟头。看来借助明星效应和角色定位,恰当的选角也对布置悬念颇有裨益。只是通篇来看,本片故意藏起的线索太多,未能进入一流悬疑片“什么都摊开给你看,就是叫你猜不到”的出神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