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宫杀手”(The Zodiac Killer)的故事,已经不是第一次搬上银幕了。可是,1971年与2005年的版本,顶多只能算是差强人意。这位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神秘凶手,当年就曾说过:“希望将来能有一部关于我的好电影”,如今他的“愿望”应该可以满足了,因为大卫芬奇的新作《十二宫》(Zodiac)的确拍出了非同一般的精彩。?
诚然,“十二宫杀手”的故事本来就非常精彩。从他第一起宣称的谋杀案开始,到如今已经将近半个世纪了,而他的神秘面纱却始终未能被揭开。如果说十九世纪英国那令人闻风丧胆的“开膛手杰克”(Jack the Ripper)未能显露真容,还有那个时代侦测条件落后的限制的话;那么到了科技发达的二十世纪后半页,一个作案手段并不复杂的连环杀人凶手,居然穷尽一代警察一辈子的追查也无法捉拿归案,那真可说得上“神奇”了。?
芬奇的《十二宫》与此前同题材电影的首要不同,就在于以非常平实而合理的视角,展示了“十二宫杀手”如何成为一个“传奇”的过程。与观众预期的相反,芬奇并没有将镜头对准“十二宫杀手”本身,而是以一种非常客观冷静的旁观者角度,来描述那几起凶杀事件以及随之而来的神秘信件所引发的连锁反应。从电影的表述来看,案情本身真的没什么可多说的,每一起都搜集了足够的证据;难的是如何将所有的线索联系起来,并将它们指向同一个人。由于几起凶杀案发的地点不一,按照美国的司法体系,电影中提及的能够基本确认是“十二宫杀手”所犯的三起罪案,分别隶属三个不同的司法地区。要取得在逻辑上确凿而统一的证据,就需要这三个区域警察局之间的紧密合作。在电影中我们也看到了,芬奇虽然以旧金山警局为主要着眼点,但也多次表现了旧金山警局调查人前往其他两个区协调取证的情景。
更为重要的是,芬奇着重表现了这种多点取证的不顺利。?
原来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神探”们,完全不是普通人想象中的那么无所不能:他们所使用的常规破案手段,看起来几乎和“开膛手杰克”那个年代没什么区别。特别是关于“十二宫杀手”赖以成名的密码信,芬奇更是以几个干净俐落的剪辑,来展现调查人员个个急得人仰马翻、牵动联邦调查局与中央情报局也无济于事的尴尬情景;与此同时,另外几个短镜头则表现了普通民众也对杀手的“迷宫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正当观众以为导演要以怎样惊人的方式来公布密码破解结果时,芬奇却来了个出其不意:让一场看似闲聊的轻松谈话揭示了谜底。这样的设计,其实非常符合历史上真实事件的韵律与节拍:让FBI高手们头痛的迷宫密码,是由一对普通的中学教师解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