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音域,一个半八度的狭窄音域,就决定了一个歌手的多变性受到了很多的限制。杨千嬅的音乐风格,基本就是抒情歌,集中于大众和弦套路的抒情歌。
G3-C4:压喉位老成音色为主。有效的提供了音色厚度和力量感,损失了音色统一度。
C#4-G4:发音点上挂为和弦音色,声带边缘化部分展示。
G#4-B4:如今具有混音化,国语混音质量很高,粤语一般,早期高喉位风险。
C5:歌曲副歌之中以弱混表达为主,和音伴唱时以单音哼鸣的强混为主,单音质量不错。
如果,早期并没有那些飙高音的集锦,杨千嬅的可用音域至少可以上升两度(4Key)
3:腔体;
腔体是杨千嬅主要的问题所在。实际上就是一个时间差的问题。
早期,长期高喉位硬顶D5真声,造成了声韧带和甲杓肌的机能倒退。等到了发现唱不了D5真声时才后知后觉自己的嗓子状态在下滑,进而去了解更为科学的发音和护嗓唱法。
这个过程之中,有一定是HK商业环境对于歌手而言,紧迫感更足。签约之后,能否赚到钱就是他们的目的,至于伤不伤嗓没几人在意。
而等到杨千嬅发现问题试图去解决时,自己的倒嗓程度已经让他桑思龙C5、D5的强混金属芯能力。错过了可塑阶段。
1:腹腔支撑;
杨千嬅的腹腔支撑,国语歌比粤语歌要好太多,这属于语种发音问题,无可厚非。
2:胸声参与度;
主要优势区,也是如今还能唱的最大助力。
因为早期倒嗓损伤了声韧带,那为了防止喉位继续上移,增加声线之中的胸声参与度是最为正确的选择。因为胸声可以有效的激发甲杓肌的作用,从而将声韧带的紧张度转变为甲杓肌的受耐力。但是杨千嬅的甲杓肌能力,本就受损,导致他低音质量不强。所以导致了杨千嬅在很多时候不得不压低喉位以喉位来改变音色,提供一定程度的低音厚度。也就形成了老成音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