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对张良一直以来都是十分尊敬的,也知道张良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在论功行赏的时候,刘邦是想让张良在齐地任选三万户做为自己的封邑,要知道萧何和曹参也才万户侯,可见张良在刘邦心中是何等的重要。
张良平生就两个愿望,第一个就是推翻暴秦,第二个就是助刘邦夺得天下。而这两个愿望张良已经完成,张良就别无所求,所以只向刘邦要了第一次见面的留县做为自己的封邑,并且开始不问政事,归隐山林了。
刘邦没有尽杀功臣。
在对待功臣方面,常有人把刘邦和朱元璋相比较。这对刘邦有失公允。刘邦消灭的主要是手握兵权的异姓王,和朱元璋滥杀功臣不一样。
秦末大乱,原先的六国贵族和新兴的义军首领中有不少人趁机称王。历史大趋势是统一,刘邦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消灭韩信、彭越、英布等异姓王,是建立大一统帝国的必然措施。
汉朝开国,人才济济。《汉书》第十六卷功臣表记载,截至刘邦去世那年,封侯的功臣就有143位。这些人里面,绝大部分人得到保全。
重要文臣如萧何、张良、陈平等人都以功名善终,武将如曹参、周勃、灌婴、夏侯婴等人也得到保全。
明朝开国大将蓝玉仗着功劳骄横跋扈,被朱元璋定成谋反罪,再牵瓜扯蔓,一口气杀掉一万五千余人。明初四大案,哪一案不是人头滚滚,血流成河。最早追随朱元璋的“淮西二十四将”一半人被杀被夺爵。
张良既善于谋国,又善于谋身。
张良能够善终,也因他洞悉人性、具有大智慧。
汉朝成立后,他及时转变角色,宣称“愿弃人间事,欲从赤松子游耳。”(《史记·留候世家》)张良主动淡出权力核心,隐居学道。刘邦、吕后都非常信任他。
首先汉高祖根本没有杀绝功臣。大多数开国功臣还是守着自己的荣耀和财富平安善终。作为战国游侠出身的汉高祖是个很念本的人,或者说是出身锁定了路径。游侠的基本道德之一就是快意恩仇,汉高祖一生可以说完整的实践了这种价值观。所以对于自己起家的布衣之交如萧何、周勃、夏侯婴们都给予极大的照顾和包容。但是对于后来结识合作伙伴就完全是以德报德,以直报怨。比如韩信、彭越、英布。张良本来属于后者,但是又有很大的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