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注意到,多名网友在社交平台在分享被裁经历的同时,也在互相鼓励和支招。
不久前,一位认证为京东员工的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京东开始单方面下发通知,直接收工卡、电脑。
面临突然裁员,这些员工应该如何保障自己的权益?
北京市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郭鹏剑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疫情期间大量互联网公司由于经营困难,导致裁员是可以理解的,但裁员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及条件。
他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裁减人员方案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一)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二)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四)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下列人员:
(一)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二)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
(三)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
此外,用人单位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裁减人员,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的,应当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至于补偿方面,郭鹏剑表示,若符合法律规定则属于合法裁员,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其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在此背景下,郭鹏剑表示,若公司未按法律规定裁员,则属于非法裁员,应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公司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