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述火把节和星回节的资料中,《玉溪编事》中所讲的星回节在冬季,不在夏季。而《禄劝县志》讲到星回节和火把节是过年的节日,时间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六日前后一两天。怎么会有两个时间和时令完全相反的星回节?火把节是不是过年的节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可能也就找到了火把节的真正源头。

从有关史料和民俗来看,“星回节”在古代专指彝族年,是“星回岁终,阴阳已交,劳农享腊以送故”(《汉书·天文志》)。但他们或没有注意到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卷十《普安州·风俗》:“火炬二节,州志:夷人每岁以冬夏二季月之二十四日为火把节,屠豕宰牛以祭其先,小儿各持火喧戏于市,如上元岁除然。”嘉靖《普安州志》卷一《舆地志·风俗》所记相同。所谓“冬夏二季月”,即指六月和十二月,以此弥鏠时间上的不同。这种解释,或不无道理。
二、彝族火把节来源的传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