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所称作家,是指以纸媒为载体,得到各级作协认证,以写作为业的人。
方方在封城期间所写日记,引起较大轰动。有人说方方日记深度不够,没有反映封城后武汉人民的实际生活,有人说,方方日记不符合主旋律,有给武汉抹黑之嫌,更有甚者,要求司法机关介入,定她个煽颠罪,孰是孰非,莫衷一是。
尽管人们对方方日记争论较大,不过,作为曾经的湖北作协主席、中国著名的作家,方方的这一举动,说明中国作家面对时代巨变,也在悄悄进步,他们已经完成了沉沦到沉默再到发声的转变。
国民党在大陆败退之际,胡适决定远赴海外,他的小儿子胡思杜认为,留在国内更有作为,拒绝随行。后来,批胡适运动兴起,胡思杜开始撰文批判胡适,胡适得知后,仰天长叹:“没想到思杜欲保持沉默而不得”。
再后来,各种运动层出不穷,作家群体配合形势,创作了大量的应景之作,这是历史的伤疤,不能多写,点到为止。
改开后,不少作家写出好多反思文章,好景不长,经过整顿,作家群体重新进入书斋,写些无病呻吟之作。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作家群体转变思路,怎样名利双收,怎样写。文章要想在纸媒上发表,需要严格审核,方向有错,文笔再好,也与读者无缘。
为了发表,他们紧跟形势,配合时事,进行创作。有感人事迹,运用如椽大笔,大力歌颂,没有典型事迹,创造典型事迹也要发表,借以获取名利。
进入新世纪,作家们发现新商机,就算发生灾难事故,也要发掘新材料,形成新作品,从而获得名利,最典型的就是汶川地震之后,各地涌现出许多诗文,最经典的当属某省作协副主席,写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羡鬼诗”,令人作呕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