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王文采的儿子已经年过半百,孙子们也大多错过了人生最好的时光,没能上大学没能当兵没能去到一个好的单位,但一个个似乎总算被“教育”好了,表现出了优良的品质,成了村里后人们中的佼佼者,他们没有记恨村人对祖辈的不公,而是力尽所能的为村里做了一些实事,受到村人的尊敬。
一个时代过去了,王文采的故事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悲剧故事十分普通的一个,比起那些惨绝人寰的人们,他还算是幸运的。之所以博发这样一个普通了些的故事,是因为它决非虚构,是野山亲自采发的真实故事,是那个时代真相长河里的一朵小碎花。
问题是,像王文采家乡这样有着悠久文明史的大村落,人们原本善良知礼,在那个年代怎么许多人一夜之间就会从良民变成恶魔?王文采一家土改前年收入(工薪加租金)1920斤大米,3600斤稻谷,按照现在的物价水平计算,价值还不到一万元,要养活五口之家,如果仅算租谷,价值才五六千元,就凭着这些,他们一家受到了如此劫难,天理何在?
据资料统计,土改时的四类分子(地主、富农、反革命、坏分子的简称)家庭总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例约达百分之十几,这数千万人口被统治者妖魔化,被社会所唾弃,受到了非人的待遇,许多家庭破碎,许多人被残害致死。加上后来接二连三的各种运动何所谓的大饥荒,被害死的人不计其数,这是怎样的一个社会?
那个时代虽然过去,但祸根还远远没有得到清理,被摧残和扭曲变异的人性依然在人们心灵深处,甚至还有人在怀念那个罪恶的时代,至今所谓的“导向”还在美化着那个时代,可以毫不夸张的认为,一有机会,那些被暂时遮掩起来的丑陋人性残渣就会泛起,罪恶的种子就会重新膨胀和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