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千千万万个中国地主家庭的缩影。
为了叙述方便,把这个地主被命名为“王文采”
土改前,王文采在一个开明绅士创办的中学做校工,工钱每月一担米(160斤大米),加上祖上传下的而是几亩田产的微薄租谷,勉强维持全家生计。
家中有母亲、妻子、三个子女。
母亲是江南大户之小姐(在此文被称为“王母”),知书达理,好读书写字。但命运不济,嫁到这户并不宽裕的家庭后,生了一个儿子才两岁,丈夫就早早离开了,那年她才二十来岁。
她没有丝毫改嫁的想法,用柔弱的肩膀支撑起了这个家,她含辛茹苦的养大了儿子,“地主分子”王文采。
王母三寸金莲,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坐在家里无夫可相只能教子,教育儿子好好做人勤俭持家,省吃俭用把儿子读了几年私塾,总想着让儿子以后能出人头地,干出点大事,光宗耀祖,也不枉了自己几十年的呕心沥血。可儿子为人忠厚,说话结巴,难成大事,而且不会种田。族兄见他家生计困难,就让王文采去了自己创办的学校管管账,工钱虽然是最低的,但对于贴补家用还是很有帮助,后来他的大儿子读书就完全是靠这份工薪。
王母端庄正派,为人热情,哪家哪户有急难之事,哪家哪户拌嘴争吵,都喜欢找到帮个忙评个理,她也乐于帮助,因此在村里却有很高的威望,成为女人们的典范,村人誉她为地方的贞洁牌坊。
在她的管理下,儿子娶了媳妇,生下了三个儿女,老大是儿子,读书用功,智力非凡,成了中学的高才生。老二老三是女儿,大的7岁,小的才3岁,活泼可爱,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