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逻辑,或许我们真的应该好好的反思了。林森浩临刑前,央视很惯例的进行了采访,整个采访的提纲貌似被修正了一样,林森浩很坦荡的为自己罪孽进行了买单,希望自己能偿还这一场无意识的罪孽,并且希望黄洋的父母能放下这份悲伤和痛恨,过好后半辈子,也希望自己的父母能走出阴霾,忘掉自己,不要纠结。整个采访我反复看了几遍,不管是有意的采访,还是人生的安排,面对镜头的林森浩或许是真实的,最起码很淡定。但恰恰是这一点,或许才是整个案件的重点,社会舆论貌似崩塌,但是那毕竟是一个假象,很多人依旧停留在道德上不依不饶,其实有一点或许是大家忽略了,那就是在面对实际利益的情况下,才是林森浩走向罪恶的根源。但是社会的情绪却随着媒体的风向标走歪了,而且越走越歪,直到一条黑道。
回过头来,我们承认作秀、炒作、敲诈等造成了我们的质疑、警惕之心,但这并不能因此就可以让我们容许自己在道德上自我矮化——不论善恶,一切以恶意揣测之心回应;也不能容许我们认为这一切都是政府的事。我们忽略了作为一个公民,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梁启超说,“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而良知与诚信,遇事不以恶意揣测讽刺他人便是我们应尽的社会责任。有一点,我们应该承认,林森浩的罪孽并非复旦的罪孽,而且没必要把杀人动机和人性道德过度牵扯,很多时候,犯罪就在一念之间,请勿把万能的道德动不动搬出来,动不动道德就坍塌了,你家道德是水泥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