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少女谢楠梦想成为军人,军人谢楠积极要求上前线,女儿谢楠担心父母阻止她上战场,她的情怀不乏英雄主义色彩。父母赶来送她上战场,最后楚雄分别,妈妈哭了,谢楠哭了,车上的战士都哭了,这是人性的自然流露。只有她爸没掉一滴眼泪,一把将她推开,大声呵斥:不要哭!是我女儿笑着给我上战场。他对所有战士说,孩子,你们去吧!我们代表你们的父母送你们上前线,等着你们凯旋。谢楠的父亲不愧是一名老兵,他不掉泪,说那番话,总算为生死离别壮了行色,添了些许英雄主义的亮色。那是战前必需。大战在即,哭哭啼啼,会损伤士气动摇军心。谢楠的父亲深知这一点,他强忍着没让自己的泪水流出来。谢楠深知父亲的用心,是为她,为她的战友,做一个榜样,她深知父亲的不容易。
然而,多年之后,作为亲历者,谢楠对于战争的记忆,对战争的感悟,更多的是人性的角度,是对生命逝去的悲悯,而少有英雄主义色彩。实际上,战争的本质就是对生命的摧残和对人性的蹂躏,这本质在其过程中自然凸显。英雄主义的本质则是为激励士气而即时注射的兴奋剂,不能不是外加的东西。谢楠父亲强忍不流泪,就是最好的例证。谁能否认,泪流出来才是真?战争的尸横遍野血肉横飞,决不是英雄主义所能消解的。而长眠地下的英雄,往往是为所谓英雄主义所全然忘却的。下战争动员令,作出征誓师讲话的,时过境迁,心中可还有半点惦记半点念想及于烈士死难、及于烈士父母的艰辛?一将功成万骨枯,曾经高蹈英雄主义的长官早自过滋润日子去了。事实告诉我们:战争的浪漫主义,是文艺家创造的;战争的英雄主义,是政治家创造的;战争的人道主义,没人创造,才是人类生命实实在在值得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