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聚讼多年的台湾“国光石化”投资案终于一锤定音,马英九亲自出面召开记者会,表示将要求“行政院”不支持“国光石化”在彰化设厂。这个拟投资六千多亿台币的巨无霸项目,在“环保”话语的压力下宣告出局,预示了台湾发展模式的巨大转捩。
还记得2008年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之时,马英九打出“拼经济”口号,为其赢得众多支持。当选后,又因全球金融海啸来袭,失业率上升,而招致民怨。现如今,在景气复苏的语境下,台湾民意似乎转了一个弯,大手笔的“国光石化”不仅可以解决很多人就业,也可将台湾GDP拉高两个百分点,但因对水资源、白海豚保育、湿地及民众健康等会产生不利影响,终被主流民众所唾弃。这也是马英九在“国光石化”已先行投入不少资金的情形下,仍作出否决宣示的主因。
对长期被视为代表资本家利益的国民党而言,作出这样的决定,殊为不易。这些年来,唯发展主义在台湾很有市场,就连一度与社运及环保界联系甚密的民进党,也在2000年后的执政八年中,开始了与资本的联姻——从阿扁贪腐案的证词中,可以看到这背后多少的暗箱交易!具体到“国光石化”投资案,事实上也是现在争夺民进党2012代表权的苏贞昌与蔡英文任正副“行政院长”时的决策——那时的口号是“大投资、大温暖”。媒体还爆出蔡英文当时为使该案尽速通过,还曾打电话向环评委员施压。
不过,台湾政治人物中,目前反对“国光石化”最力的却是蔡英文,这固然暴露政客翻云覆雨的风格,但从另一角度,也未尝不显示出其对民意变化的敏锐捕捉。台湾已是选举的社会,这股汹涌的民意潮,在政治人物有意无意的推动下,已成为可能影响2012“立委”和台湾地方领导人选举的重要议题。这决定了,在终局的环评结论出来之前,“国光石化”案就将黯然退场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