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的出现,当然是龙蟠虎踞,振衣高冈上,洗足大江流的帝王气象。「三国志」与「三国演义」都找不到「龙冈」两字,地图也找不到出处。因此,龙冈为四姓先贤成大业之形象化、气象化应比结义之地点较为合理的推测;而两字的命题,又切合历史蜀汉的崛起;是大手笔才有这个工夫;不可因庙小而异论,且开平人士,早期迁播到加拿大为侨乡之冠,四姓先侨仿古庙祀先祖而立公所,应是合理的推论。
多伦多的「龙冈亲义公所」从一九一一(辛亥)年发展至今一百周年,除大陆地区外,已成为世界性组织。这个组织定「亲义」两字为组织内涵,不惟有「亲」的伦理、宗亲的传承;还配了一个「义」字。我在一九六二年到多伦多来,「龙冈亲义公所」已发展成为该市最大的社团;当时公所的元老张子田(醒华日报社长)执着我的手,同上座落在依利沙白街公所二楼的大礼堂,讲「龙冈精神」,这已是快要五十年的事了;也从此开始,认识了许多龙冈长者和好友。先父又为张香谱会长(美洲龙冈亲义公所一一设在旧金山的创会会长、曾任国民大学校长,享寿一百零一岁) 的学生,参与拟定筹建、章程等文书工作。我记得提出过:「四姓一体,四海一家」的号召。我在那一场「龙冈精神」的演讲,以四先贤所表现的言行事功,分别就是「仁、忠、义、勇」的实践。这几年来,在研究蜀汉的历史中,其能崛起于北方曹魏「挟天子以令诸侯」、孙吴以世家「据长江之险而民附」的夹缝下。
先主以身作则,亲贤人、亲民尤亲患难兄弟,区隔了「宁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的不仁不亲,动辄以权杀巧杀的草菅人命。四先贤又以义为人生的共同准则。我们不但见于誓词,而又见他们终身力行,至死方休。我曾用「生报死烈」四字述四先贤守义:刘关张以「死烈」慎始终;赵则在三人逝世后,到老尤随诸葛亮北伐、效命疆场,是「生报」亦是死而后已。在公来说,誓词亦见:「上报国家,下安庶黎」语,就是仁义为心。义民来归,兵败尤携民渡江,也是仁义的行为。到曹丕篡汉,刘备以延汉祚而后登位,亦是义无反顾。至于「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国策,亦义之所在,知不可为而为了!这不但是四先贤结义、共同志节与力行的龙冈《亲义》精神,尤为汉推行的儒家精神、也是民族的精神了!而这种精神的结合,使先主能崛起于平民穷苦之家(「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