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博雅学院青年讲师李思涯在办公场所当众殴打院长甘阳,引发广泛关注。据称,打人事件起因是甘阳“拖延青年教师职称晋升”。该匿名消息同时称,该青年教师“学术成果突出,而且教学有方,但聘期将满,六年晋升无望,面临解聘,且在向校方申诉数次无果的情况下,被迫出手”,“该事件是高校广大青椒艰难处境的折射”。
据《南方日报》报道:22日,中山大学发布《关于李思涯处理的通告》,将解除与李思涯签订的教师职务聘任合同。通告说,李思涯对他人造成伤害,影响恶劣,严重违反高校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在此之前,人们都以为,学校会以教育批评为主,给一个严重警告处分也就到此为止,解聘确实出乎大部分人的意料。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李思涯本人出来辩解。这影响了人们对这一事件全面公正的判断。不知是李思涯不想出来辩解还是有难言之隐。在这个时候,人们都希望李思涯本人把事说清楚。不过,即使李思涯不出来辩解,打人本身是不对的,对他自己有利的事,也会因为打人变成对他自己不利的事。
从综合出来的各种消息来看,主要折射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青年教师的晋升困境。现在的大学青年教师面临着新的三座大山,这三座大山,让青年教师喘不过气来。这三座大山是,教学、科研、房子。大学围绕政绩转,政绩带动职称转,职称带动钱转,钱带动教师转,学术自由被钱无情地甩到了寂寞的墙角。问题在于,没有教学,没有科研,就没有钱。为了钱,就得上课就得搞科研,除非退出大学另谋出路。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上课不是问题,科研才是问题。没有科研,就晋升不了职称,晋升不了职称,钱就少,所以,在三座大山中,科研的大山最重。科研需要坐冷板凳,耐得住寂寞。科研成果还得需要发在国家级的重要期刊上,一般的期刊对于评职没有用。如果科研好又得不到晋升,教师的不满和愤怒就可想而知。也正因为如此,李思涯打人,获得了年轻教师的同情,并引发了大学年轻教师生活困境的大讨论。这事关年轻教师的生存与发展,困境与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