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引领下,迄今全国建立了100多个国家级高新区,成为中国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支撑,汇萃创新创业人才的高地。与此同时,我与中关村第一代科技创业者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2019年5月,我与中关村第一代创业者(自左至右:彭树堂、王码创始人王永民、科海创始人陈庆振、中共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原副主任于维栋、北京市原副市长胡昭广、京海和陆洲创始人王洪德、长城钛金创始人王殿儒、华讯创始人戴焕忠
)
2001年,我主持研究《中关村创新对首都经济发展影响的研究》软科学研究成果,再一次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这是我第九个科技进步奖。2002年,我主持完成中央组织部和市委组织部重点课题《民营科技企业人才创业问题及对策研究》。2003年我退休。
退休后我继续以从事软科学研究为乐趣,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这样生活有滋味。
在数十年的研究实践中,我的思维和笔触始终聚焦在民营科技创业创新、中关村和高新技术产业上。寂喧、苦甘、冷暖、羸瘦、癌症侵袭,我毫不忌惮。
无论是在寒风相袭的严冬,还是和煦温暖的盛春,在家境艰窘的时刻,课题调研、著书立说我未敢怠慢。我主持的课题百余项,主编、参与编写出版的学术著作数百万字。我坚持写日记长达56年,逾数百万字,这两个"数百万字"似成为我瘦骨清风书生悦享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