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作为中国人,爱自己的国家理所当然,无可厚非。但很显然,类似打砸同胞个人或集体财产的行为,与“爱国”相去甚远。我在评论文章中反复阐述过,“爱国”的前提首先是“爱家”、“爱人”,即爱自己的同胞。这是一条不可随意切割、取舍的经脉。日产商品一旦被国人拥有,即化“他有”为“己有”。打砸日货除了让同胞利益受损外,并不能从根本上起到制约日本企业的作用。与此同时,国人自虐、内讧、狂躁等丑陋面一并展现在全世界面前,这么做不但无助于大国气势的树立,只能将笑柄授之于人。
在世界经济竞争中,对他国采取制裁手段并不乏见,但多见于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外交策略,民间支持只是起着一些辅助作用,目的是制造一种呼应效应。而在保钓过程中发起的抵制日货运动,显然背离了惯用的基本模式。以至于一些人借着“爱国”的名义,向自己的同胞发难。试问,连自己的手足都不爱惜,何谈爱国?
▇ 爱国,一个正在被颠覆的概念
● 谁最应该为惨烈的付出买单
爱国教育,起始的时间应该追溯到上千年之前。有据可考的是,自孔子被塑为圣人那时起,忠君爱国就成了百姓必须信守的理念,直到今天。被禁锢了几千年的中国人从来没想过“爱国”究竟该怎么去爱。在帝王集权的时代,爱国,即爱君,不能有些许偏颇,否则就会大难临头。同样,在一党治国的今天,爱国同样被赋予了唯一的选择。而在此单一化的思维调教下,人们意识的活跃度极大限制,所谓的自由思想无形中被割断了跳跃的脚筋,全部的身心被巨大的牢笼里囚禁起来,目光只能投向指定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