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胜在知己彼。谋略成在雄智勇。巴蔓子既成此策,便下此狠,毅然决定:只身赴楚,虚允三城,牺牲自我,以救巴国!他立即秘密潜往楚国,对楚王说:“我巴国久处列强争霸的夹缝之间,一向倚楚图存,与楚唇齿相依,联姻相亲,承受楚国恩惠,虽九死而不辞,甘为楚力,缓冲秦、蜀,确保平安。如今蜀军大举进坆巴国,巴国危在旦夕,诚请楚王借兵救巴,巴愿以临江、巫山、奉节三座城池相许,并以我项上人头作保。”楚王见巴蔓子态度诚恳,求救心切;又利害分明,义正词严,所许三城更非一般战耗所能得来,深感没有理由拒绝,便欣然同意加倍发兵救巴。
巴蔓子借得楚军,如鱼得水,如虎添翼,立刻运筹帷幄,部署血写春秋。就这样,巴有亡国之忧,救国之急;楚有得城之利,败蜀之需。两军配合默契,士气高昂。加上巴蔓子原本东周名将,历来英勇善战,对蜀军战力、战略、战术了解指掌,因而作战方案一付诸实施,便说时迟,那时快,只几十回合,就把蜀军打得落花流水,取得了卫国战争的伟大胜利!
战争结束,所借楚军尚未回师,楚使便来索要三城。怎么办?巴国君臣,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巴蔓子胸有成竹,按照血写春秋的既定部署,大义凛然,对楚使说道:
“借楚之兵,平我祸乱,许楚三城,这事不假。可这三城乃我巴国国家之三城,巴族人民之三城,我巴蔓子个人有何权力相许于楚?
“当时确许楚王三城,但那是危急时刻的一时盲动,怎能算国家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