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无王景湮流之良法,举锺不畏洪波漂。
鱼头满眼心空焦,鱼头待哺群延颈。
大府羽书讯灾情,有司抚恤甦嗷嗷,终日啼号得一饼。
从这段纪述看,1826年秋天,洪泽湖泛滥,涌入宝应高邮一带的射湖,继而冲入长江,奔腾而下。下游滨海一带,已连日下雨,上游泄洪,遂造成黄浦江水位急剧上升,周围乡村全部被淹,房屋冲垮。县城附近乡民纷纷逃至城内,城墙上住满了灾民,不少民屋也接纳了灾民,救济为难。
从地理形势上看,长江三角洲一带雨水多时,太湖蓄水由吴淞江和黄浦江入长江排泄。连日下雨之际,忽遇洪泽泄洪,倒灌黄浦江;吴淞江、黄浦江入长江之水与倒灌之水汇合,便形成狂涛巨浪,县城周边顿成泽国。黄浦江岸全是滩地,没有堤坝;江身虽较宽,但并不深(19世纪末才疏浚加深),防洪能力较差,遂形成这次空前的水灾。
江淮地区与太湖流域同时大雨泄洪,造成上海地区如此严重的水灾,在历史上比较罕见。所以,这段记载,在上海水文史上,应该是一次比较重要的记录。因为这种情况罕见,估计退水较快,灾后地方政府没有重视,也没留下什么记载,黄浦江岸筑堤防洪的事情依然不受重视。(建议《上海水利志》修订时在“大事记”中补上这条记录。)
即使租界开辟以后,外国人除了抬高江边路基外,也不在外滩造堤坝防洪。现在外滩陆地的海平面高度,已经比19世纪初高出许多,当时的农舍,大都不到现在外滩堤坝的高度,加以砖木结构,极易被洪水冲垮。租界开辟以后,不少外文书籍称那里是marsh,中文相对译名是“沼泽地”,但就对于外滩一带地况而言,称为“沼泽地”有点过,恰如其分地说,应为“滩地”(中文中,沼泽地是指常年为积水浸泡的土地,无关乎潮起潮落;滩涂则是岸边介于涨潮线和落潮线之间的土地;滩地则是常年略高于涨潮水位的近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