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乍泄》(1997)把情景设置在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黎耀辉和何宝荣,一对情侣分分合合,在世界的海角天涯里把彼此推向深渊。一盏印有大瀑布的台灯,贯穿全片。临近剧终,黎耀辉站在尼加拉瓜瀑布下,浑身湿透,倍感孤独。至于这部电影还有什么其他隐喻,那就见仁见智了。
《蓝宇》(2005)不必多说,可能是中国最有名的同志电影,浇灌了相恋-同居-分开-重逢-别离的完整桥段。主人公蓝宇忽闪的眼神中,还带着聊斋志异里的义狐侠气。与《霸王别姬》一样,《蓝宇》留了一个悲情的尾巴,大概也是向世俗的妥协。
在《非诚勿扰》、《夏洛特烦恼》等电影中,导演们也越来越多地开始植入同性恋等配角,虽然大都作为丑角儿出现,甚至也开始成为一些都市情感剧的标配。
政权的世俗化使得中/国/政府在同性恋问题上的立场趋于中性,社会排斥反应也比中东、非洲、东南亚伊斯兰地区和美国中西部的天主教地区要弱。1997年,中国修改了“流氓罪”条款,事实上把同性恋非罪化。2001年,卫生部把同性恋从精神疾病名单中删除。
主流社会对同性恋群体的容忍度近年来有所提高,不过,这依然无法化解大众的普遍偏见。
联合国发计划署发布的2014年度《“亚洲同志”项目中国国别报告》报告参考了较多国内的民间调查得出结论:总的来说,当今公众对性倾向与性别认同的观念仍以负面为主。2013年,对来自中国各个城市的3491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8.5%的受访者不接受同性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