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迁都的南方派,大多是从小就生长在南方的儒学之士,他们习惯了南方懒散的生活,爱好山清水秀的风景,如果到了北京,不仅风沙大,连水源供给都不充分,叫人怎么活。在这些儒学之士的心里,北京只适合当兵的去驻守。
尽管反对派的呼声很高,意见一大堆,朱棣还是力排众议,坚决迁都,朱棣的意思是,迁都是死命令,只能无条件执行,没有商量的余地。谁不知道朱棣的铁腕与威严,南方派便不敢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但是反对派向朱棣提出了一个棘手的问题:迁都后,粮食问题怎么办?
那时的北方还没怎么开发,一大片的不毛之地,不适宜种庄稼,如果全国的重心向北京转移,必定会牵连很多人,假如粮食供应不足,存在很大的叛乱隐患。再说,倘若不安排好相关配套设施,肯定有一部分人违抗诏令,拖着赖着不走。如此一来,明朝可能出现两个政治中心,朱棣远在北京,就很难控制南京,要是有人在南京发动叛乱,势必危及朱棣统治。
面对这个难题,朱棣从三个方面下手去解决。第一,派遣军队去开凿从南京到北京的漕运,保持河流畅通。第二,大力修建北京城,要建的比南京大,比南京华丽。最后,迁移百姓,让他们去开垦北方的土地。
为了修建北京城,前后算起来大约花了15年时间,共征用工人二三十万人之多,在这期间,整个大明王朝的重心都向修建北京城这个大工程倾斜,无论是工匠、粮食,还是建筑材料,都先考虑满足北京。现在的紫禁城就是朱棣留下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