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以色列士兵的世界,伸手可触的,不过几立方米油腻腻的战车内部,眼里除了黑糊糊的战友,就只有通过炮塔口能看到的一小块圆形。这巴掌大的镜口,就是士兵与外界唯一的交流途径,可能看到的景象,都是被放大后的惨状。老人在残喘,女人在燃烧,男人不是被屠杀,就是在准备袭击自己。这就是坦克兵的世界,困在杀人机器里,装甲随时随地都会变成自己的棺材。
导演塞缪尔·毛茨在国际上名不见经传,没想到在威尼斯初试啼声,就技惊四座,具有拿下金狮奖的潜质。《黎巴嫩》整部影片都在一个封闭空间内完成,只有操纵员的一个主观视角向外眼神。这种独特且坚决的手法,让此片有种难得的真实感和临场感,从第一个镜头就把观众带入到电影中,带入到战火纷飞的境地。如此现实的触感,来自于导演真实的人生经历,毛茨年轻时就曾是一名坦克炮的操作手,被战争伤痛折磨的他,直到20年后才鼓起勇气要将这段经历搬上大银幕。以色列电影人拍摄此类影片,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困难,主题和时局的敏感,让投资方之一的法国MK2影业搁置了计划。幸好有本国电影基金的支持,毛茨才终于向被和平麻痹的人们讲述真实的战争惨剧。
从杀人机器里看世界,这是个既罕见又简单的角度。这一辆坦克里四个小兵,都不是什么英雄,连老兵油子的无谓都还没养成。他们只是四个怯懦,爱哭,想妈妈的孩子,扣着扳机的手却要剥夺别人的生命。在封闭空间里并不容易把握空间感,但毛茨处理的很好,尤其是剪辑,在脸部大特写和长焦摇移中流畅切换,观众很容易领会到人物的心理演变。每一次切换镜头,都有可能面对新的死亡威胁,装甲只能抵挡一次反坦克炮,只要心理的防线没有坍塌,还能逃回家见到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