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理想主义的情怀就这样简单而有力地注入了陈冲的骨髓之中。
“这是一个几乎已经进入潜意识的东西,除了对物质的追求,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似乎还有另外一种饥渴,一种要表达的冲动,所以这次看到这种不公道的事情,我才会勇敢站出来,因为它会引起我内心一个巨大的反应,即便这个反应是可能有伤于我个人利益的。”
西方歧视有时源于无知
是的,如果没有这种理想主义情怀,陈冲可能也没有今天这样的成就。1981年,已经在国内影坛跃升为一线女星的她却毅然选择远渡重洋。在随行的行李箱里,她带了许多毛主席像章。
借助着勇敢、执著,这位中国女演员在人生地疏的异国他乡慢慢闯出了名堂,从《大班》《末代皇帝》,到《天与地》《家乡的故事》,她用精湛的演技一步步折服了好莱坞挑剔的眼光。然而,在中西方还充满隔膜的上世纪80年代,陈冲这一步的跨越却异常艰难。
《国际先驱导报》:你曾说,从1981年赴美留学到1991年这十年,是你一生中最困惑、最痛苦的阶段,是不是一部分原因源自于你无法融入美国社会?
陈冲:对,无法融入,当时特别困惑的地方在于,虽然经历过文革,可对于什么事情是对还是错,心里是有数的,但到了美国后,连对起码的对与错都产生了疑问。歧视也时常会有,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是恶意的,而是一种无知。他们的无知让你觉得,他们怎么对我的背景、我的历史、我的心愿那么不了解、不理解。你觉得孤独就是因为你周围的一些人对你是完全误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