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师表,似乎就该严守非礼勿听、非礼勿视的古训。
可是文化这个东西,不光有正大光明,也有些隐秘委曲的地方。
肉蒲团,之于中国古典文化,是谁也绕不开的话题。
假作不理不睬,或者干脆背过身去,作不屑一顾状,不足以撇清自己,反而会被人笑话的。
北大陈平原有一篇好文章,于我心有戚戚焉。特此推荐。
《肉蒲团》也能作教材?


新华网 ( 2004-05-09 10:57:50 )
稿件来源: 文汇报
■陈平原
大概是“中国文化年”的缘故吧,热心的巴黎人,给足了中国人面子。各大书店里,大都将中国题材的书籍集中展示。拿索邦广场附近那家我看得比较仔细、也略有斩获的Gibert Joseph书店来说吧,二楼文学书的“中国专柜”就挺像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