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正确与否,现在仍然处在争论之中。中国主流的宣传仍然坚持过渡时期总路线是正确的,只是稍有缺点。 1981年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在过渡时期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促进了工农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这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但是,“这项工作中也有缺点和偏差。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业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1]出现这些问题,除了实践上的急躁之外,还与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不够成熟有关。
当时人们心目的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计划经济为标准的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这种模式不得于发展生产力,导致中国经济长期停滞,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号召解放思想,说:“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2]他还说:“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3] 1992年,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4]逐渐放弃了人们长期以来奉行的纯公有制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的标准。现在人们对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形成了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观点与《决议》一致,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开始时间是适当的,方式也是正确的,只是过程快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