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李路正由农民工身份转向歌手身份过程中,也是很艰难的,并带有很大的偶然性——16岁的李路正辍学到北京打工,打工间隙靠跟着收音机练习歌唱;李路正是在公园唱歌时被一个小学音乐老师发现,后者为李路正的歌词谱曲。我们看到,李路正所在的农民工这一群体并不能为其提供机会,甚至连一个发现他的人都没有,如果不是那名小学音乐教师偶然听到,他的成名、身份转变还必须等待,甚至可能就此埋没。
有“特殊爱好”的李路正,身份转变尚且如此之难,其他没有“特殊爱好”的农民工要想改变自己的身份,其难度更可想而知。不仅农民工如此,就是他们的下一代,要改变身份、实现群体流动,也是很难。且不说农民工留守子女,就是各地民工学校举步维艰的现状,足以让我们看到,只能在条件落后的民工学校读书的农民工子女,能不能在将来改变农民工身份、在不同社会群体之间实现有效流动,也同样令人担忧。
李路正通过自己的努力由一名农民工成为一名歌手,他创作、演唱了几首反映农民工生活状态的歌曲,这固然很有意义,但如果仅仅把李路正的意义停留在这一层面,显然还是不够的,还应该通过李路正看到农民工这一群体以及他们的下一代在向别的群体流动时的困难,看到其他社会群体与农民工群体之间的隔阂和壁垒。怎么为农民工群体提供一个改变自己身份、实现群体流动的通道,才是农民工最需要的,也才是社会最需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