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晚,中国人民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演唱会,演唱者不是流行歌星,也不是音乐家,而是一名农民工,他叫李路正。虽然这仅是一个只有4首歌的演唱会,但李路正说,这是新年送给自己和广大农民工兄弟最好的礼物。(1月2日《新京报》)
又见李路正的报道,又无一例外被冠以“农民工歌手”、“民工歌手”的称谓。尽管李路正自称“我不是歌星,我永远是农民工”,但自从他2007年以一首《挥挥手》亮相央视元宵节晚会起,农民工与歌手,他的两个身份就颠倒了:起初打工是主业、唱歌是副业,现在是唱歌是主业、打工是副业。参加“心连心”艺术团和歌唱家同台演出,新闻联播曾用近两分钟在“劳动者之歌”里推介他,被家乡所在县推选为文艺界界别的政协委员,受邀参加各种演出……这一切说明,来自河北农村的、32岁的李路正已经不再是一个农民工。
但为何媒体、人们在报道、谈论他的时候,仍然冠以“农民工歌手”、“民工歌手”呢?这不仅因为他出身农民工,也不仅因为他创作并演唱的几首歌都是反映农民工生活的,更主要的是,农民工在改变自己的身份时、农民工这一群体在向其他群体流动时,是那么艰难,当出现李路正这一“凤毛麟角”式的人物时,人们都会惊奇不已,甚至不习惯:尽管李路正的身份改变了,但人们以及他自己还把他当成一个农民工。
社会群体之间的流动是一个社会正常的表现。比如,从军队里出来的歌手、演员也很多,而且创作、表演的作品也多有反映自身群体生活状态的,但我们很少见在这些歌手、演员的名字之前冠以“军人歌手”或“军人演员”的;同样,从工人阶级里出来的歌手、演员也很多,以铁路工人为例,铁路文工团也培养出来了不少有名歌手、名演员,但我们也很少看到这些人之前被关于“工人歌手”或“工人演员”的。但为什么李路正由农民工这一群体进入文艺界这一群体,就被人们冠以“农民工歌手”、“民工歌手”呢?这种反常现象正说明,农民工这一群体在向其他社会群体流动时,人数是那么少、困难是那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