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赋诗曰:“沅有芷兮,澧有兰。”描绘的无疑是常德深厚的文化底蕴。 常德诗墙,荟萃中国当代名家诗词精品镌刻于一墙,被称为世界最长的诗、书、画、刻艺术墙,获“吉尼斯之最”。 “中华道德园”落户德文化的发源地常德,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的一组城市雕塑,让历史的只言片语从此变得鲜活。 湖南省第一个散文家协会亦在常德。常德拥有中国散文学会会员22人,为全国地级市之冠,形成了一个散文作家群。
         放眼望去,常德人在湖南文化界那是抢占了风头:省委宣传部长的前任和现任、广电的领军人物、报业巨头、媒体名编名记名导等等。听说过这样的职场典故:某报社招聘会上,考官问应聘者“是否认识老总”,如不认识,副老总职位不做考虑;再问“是否常德人”,如不是,主任岗位不做考虑;又问“是否会说‘德语’”,如不会,可能记者都没得做。        正是这种特有的开放式社会文化生态,让大风大浪中成长的常德人,有了更加开阔的视野和更加丰富的知识养料。常德人无往而不利,人们说,因为他们具有文化的“杀伤力”。我是“德语系”
        在报社最近举行的一次新聘记者新闻业务培训讲课中,因一个专业术语讲出来后有人没听得懂,只好自我解嘲说“我是‘德语系’”,引得女生窃笑。        有不少其他地方的人到了长沙后,自然而然改了乡音,或说普通话,或说长沙话。常德人则不然,那一口地道的常德话说什么也不改,所以被戏称为“德语系”。        在长沙,无论走进机关,步入校园,还是漫步街头,涉身职场,一不留神准会碰到“德语系”。一次,夜幕下的五一广场,在离座不远的草地上,一个男子紧挨着一个女孩在那儿调情,以为别人听不懂他们的家乡话,放肆地讲“德语”,不想旁边就有一个“德语系”,听得耳朵都起了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