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观众们把“春晚”仅仅去看作是一场普通的娱乐性质的联欢晚会,出现一般性口误也不作为奇,因为普通性质的娱乐联欢晚会承载着仅仅是娱乐的功能。但董卿口误出现在了华人共团圆的国家电视台的春晚,董卿的口误发生在了其央视的同事“马东”的身上,这口误看似平常却自然是不该出现、不该有的一个特殊的口误。不能不让我们深思一些口误问题出现的深层社会现象问题。
让我们换种思维去看一看董卿的口误问题。
其一,偶然中的必然。这些年,央视的主持人因身份特殊,有的主持人、记者自我膨胀,喧宾夺主,在节目中表现的往往比专家还内行,比嘉宾明星还耀眼。忘记了自己仅仅是个主持人、仅仅是个台前服务员的本质,嘴收不住,行话说不好,外话说得让受众苦笑不得。嘴收不紧,型把不好,瓶立不住,脑专不起,婆婆妈妈罗里罗唆中,出现信口开河的口误往往屡不鲜见,可见春晚再次出现不该有的特殊口误是偶然中的必然。
其二,好钢用在了刀背上,选材错位。我们不仅要问这台节目的策划者、文稿创作者,作为弘扬主旋律,突出中华儿女团圆吉祥,讴歌改革开放三十年巨大变化为主题的春节晚会,在解说词、主持词上是否需要如此的“世俗草根化”呢?是否需要像懒老婆的裹脚又臭又长呢?如果是节目策划者安排的将相声的“逗哏”与“捧哏”纳入春晚的主持上的话,是找一位相声演员来主持更合适还是董卿更合适呢?安排让董卿来起到“逗哏”主持的作用她是否具备这种主持风格和幽默的素质呢?好钢用在了刀背上,可见,董卿出现口误问题,也与她不具备幽默、“逗哏”型主持风格有关,选材错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