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灯区”(英语为red-light district)是指一个以卖淫为主的地区。这个词语首先出现于1890年的美国,因为当时美国妓女是将红色的灯放在窗前,藉此吸引她们的顾客。而对于为什么“红灯”会获得这种特别的含义,则有不同的解释。在日本,“红灯区”又被称为“赤线”,直译为“红色的线”。
我所见到的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
阿姆斯特丹的“红灯区”座落在一条不太宽畅但比较繁荣的街道上,与二战纪念碑广场毗邻。因这个街道中间有一条运河,故又称为“运河红灯区”。 据说,“运河红灯区”是全世界最著名的“红灯区”之一。它与风车、郁金香、凡高商学院等一样,构成荷兰几道亮丽的“风景线”。河道两旁的楼房鳞次栉比,大都四、五层高,楼的一层或二层,密布着一个挨一个的漂亮橱窗,每个橱窗至多不过三平方米,橱窗的前面是整块透亮的落地大玻璃,窗上大都半拉着布帘,帘后是一张不大的床。
橱窗内展示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商品”。这个商品与普通商品不同,而是万物之灵的“人”,即“橱窗女郎”。这些女郎从肤色上看,有白人、黑人和黄种人,据说来自世界各地和不同的国度。
问题是,她们怎么沦落到此地的呢?具体情况可能各异,游人不得而知。笼统地说,都是为了“谋生”。 为了生存,她们各自在此租个柜台,即橱窗,自愿地来展销自己。价格一般由买卖双方面议,可讨价还价。当然,也有少数是属于商品中之“精品”,或“名牌”,或“俏货”, 奇货可居,具有垄断性,实施“垄断价格”,一般不受供求规律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