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马东方
“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这句话出自《大学》。
直译就是不谨慎地说出去的话,会轻易地回来;不是谨慎地、经过努力得到的东西,也会轻易地失去。也就是说人要言行认真谨慎、顺其自然。
 “祸从口出”、“轻诺寡信”,说的就是“言悖而出,亦悖而入”的意思。“崽卖爷田不心疼”--纨绔子弟对继承得来的家产肆意挥霍、坐吃山空,土匪小偷用抢劫偷窃来的财务物东西吃喝嫖赌、胡吃海喝,则正印证了“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的道理。
汽车零件玩出来的花样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北京手机资费下调 “货悖而入,亦悖而出”,引申开来就是人们对没有付出努力和成本、不是按照常理顺其自然得到的东西不会珍惜,不能从中得到相应的价值,最终会失去它。
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人都会熟悉这样一个模式化的“大侠之路”:苦大仇深的主人公郭靖、杨过、张无忌们往往在吃尽苦头、历尽艰辛、走投无路之时,突然在古墓石棺、深山古洞之中发现一部武功秘籍,如获至宝,勤学苦练而成盖世神功,随之横扫江湖、快意恩仇……
总结一下,我们可以发现“金庸式神功”一般是遵循这样的逻辑练成的:因为苦大仇深,所以发愤抗争;因为秘籍来之不易,所以百倍珍惜;因为百倍珍惜,所以勤学苦练;因为勤学苦练,所以终成正果……
金大侠为什么要这样写故事?读者为什么喜欢读这样的故事?因为故事只有这样发展才合情理,因为只有这样的模式才符合大家的生活常识和心理预期。毫无疑问,金庸先生是一位深谙人心,善于渲染故事的高手。如果金庸原著也让杨过等像周星驰一样在地摊上花5分钱买一本《如来神掌》来苦练,恐怕后面写得天花乱坠也很少有人再有胃口读下去了。因此,无论是做为作者还是读者,我们大家都是从心底里相信“货悖而入,亦悖而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