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们曾经大骂过陈独秀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批判过他是“托派”,但是他在中国革命史上的价值,是功不可没的,被文化界称为百年中国史上罕见的奇人。无论过去的历史怎么评说陈独秀,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党还是对他作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没有否认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第一任领导人。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给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他倡导了新青年精神;实践了科学和民主的崇高理念。他那独特的个性,注定了他成为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他高举科学与民主的大旗,发动新文化运动,猛烈地抨击旧礼教、旧文化,推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毛泽东称其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他在新文化运动中奋不顾身,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大旗,冲锋陷阵,一生不折不挠。
陈独秀坎坷独的一生,以其独特的思想在文化科学领域中,塑造了他完美的人格魅力。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莫斯科方面将失败的责任全部推到陈独秀身上,或者是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共产党身上。陈独秀被免职,但他对共产国际的许多不切实际的指令仍然表示怀疑,进行抵制。胡适称陈独秀为“终身的反对派”,其源盖出于他的这种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他的思想,犹如破土而出的竹笋,不偏不倚地直指蓝天,他既反对共产党的一些做法,又反对国民党的反动政治,同时受到了共产党的抨击和国民党的压迫。令人敬佩的是,陈独秀具有民族大义的彻底革命精神,他不计较个人得失和恩怨。“九一八”事变后,他的思想发生了急剧的变化,思想意识主要转向反对国民党的“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他前脚走出国民党的监狱,跟着就投入到火热的抗日斗争中去。为了同仇敌忾,陈独秀毅然表示支持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抗日。他深明大义地说:“蒋介石杀了我许多同志,还杀我两个儿子,我和他不共戴天,现在大敌当前,国共二次合作,既然是国家需要他合作抗日,我不反对他就是了。”这些话说得很诚恳也很感人,体现了一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者的博大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