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即来找到关于马的(奥秘的)一、二、三:一是马,二是有色的马(包含白马),三是千里马。一,马,是一切马的抽象;二,有色的马(包含白马),是一切马的具象;三,千里马,是马的理想(理象)。
——按照一、二、三的必要条件的自然生成论的延伸规律和三、二、一的充要条件的人类认识论的延伸规律,我们立即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如果没有马,必然没有有色的马(包含白马),更必然没有千里马;反过来,千里马必然是有色的马(包含白马),有色的马(包含白马)必然是马。
——现在我们来看“白马非马”,即是说“有色的马(包含白马)不是马”。显然错了。错在哪里?错在它把三、二、一的充要条件的人类认识论的延伸规律错误地看作了(弄混了)一、二、三的必要条件的自然生成论的延伸规律。
——我们可以说“白马是马”,但不可以说“白马非马”,因为马是白马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要条件;相反,有色的马(包含白马)是马的充要条件。有色的马必然是马,而不可能不是马。所以,“白马非马”是错误的命题。
——顺便指出,逻辑学中的蕴涵概念是专用于充要条件的人类认识论的别称,例如说:甲蕴涵乙,即是指,甲是乙的充要条件。显然,白马蕴涵马,但是马并不蕴涵白马。
——再顺便指出:老子的一、二、三是事物外延概念包含条件的延伸规律,即指一的外延包含二的外延,二的外延包含三的外延;老子的三、二、一是事物内涵概念蕴涵条件的延伸规律,即指三的内涵蕴涵二的内涵,二的内涵蕴涵一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