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泰的角落》和《我的阿勒泰》绝大部分都是作者于阿勒泰乡居生活的写照,“我的文字也始终纠缠在那样的生活之中,怎么写都意犹未尽,欲罢不能。”有人这样评论李娟,“她怀着对生存本能的感激与新奇,一个人面对整个的山野草原,写出自己不一样的天才般的鲜活文字。”作家赵丽宏认为,李娟的写作,让他想起巴金先生的两句坚持:“写自己最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最深的。”在李娟的文字世界里,她自己就是大自然一分子,她看待周遭的视线很低。
不过据李娟说,她的这些文章,全是背着母亲偷偷写出来的。她不想让母亲知道她在用文学把她们的生活写给别人。她更不愿周围的人知道她在写东西。“一旦他们知道了,就会把我看成跟他们不一样的人,我就再不能贴近他们。”李娟说。与其他年轻作家不同的是,从十七八岁高中辍学尝试写作至今,李娟点点滴滴的名声都是口口相传而来。上海市作协主席、著名作家王安忆说,她曾拿李娟的《妹妹的恋爱》到复旦大学的写作课上,让她的学生们诵读。她认为李娟的作品贯穿着一种“人与世界的关系”。在有些写作者眼里,人和世界的关系非常清晰,李娟的作品就是这样,她感受到这点,并将它表达出来。也许是写作者之间有种独特的气息是相通的,王安忆说自己喜欢李娟的文字:“有些人的文字你看100遍也记不住,有些人的文字看一遍就难以忘怀。”
近年来,李娟的文字在《文汇报》“笔会”上以专栏的形式不断刊出,获得上佳的社会反响。作家舒飞廉将李娟的出现,比作当年的萧红。“李娟和阿勒泰的关系,就像萧红和呼兰河的关系。”而上海作协副主席陈村曾着重评论并推荐了这位女作家的作品,使知晓、喜爱她文字的人越来越多。陈村说:“李娟所写的内容也让人耳目一新,很难想象一个没有受过很像样的教育、阅读范围主要是金庸、琼瑶、一直生活在漠北极荒之地的女孩能够写出如此清新、活泼、有内容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