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甲午大海战》,无异于把中学历史教科书再次展开转化为了影像资料罢了。该片导演称自己做足了功课,尤其在历史考证等方面。但展现在该部电影中的事实是,除了一些历史事件和海战中何船沉没于何时这些信手便可翻阅的历史史料之外,别无其它有价值的信息。该片缺乏深度,甚至有把满清海战失败之原因归结于慈禧太后一人之嫌疑,大抵是日本天皇每天吃一顿饭便可以打胜仗了。这种历史观,是中学历史教科书样式的简单粗暴。一部电影如果无法超越教科书的思维模式,则从根本上便早已注定了失败的结局。
战争的胜利失败原因,绝对不是少吃一顿发多建一个园子便可以轻易定性的。冯小宁导演明显没有超越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思维模式,喜欢为复杂的历史现象找一个简单的主管臆想。本来强大的北洋水师,因为官场腐败,没钱购置舰艇和炮弹而最终失败,而本来落后的日本则因为把钱花在了舰艇上,便胜利了。这种回答,在有常识的影迷看来,是不能满意的。于满清一面,慈禧为何更愿意建设自己的园子而不是构建北洋水师?在这个关键问题上,冯导没有做任何功课,敷衍了自己的影迷,最终也造成《甲午大海战》只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的水准。
战争,是两国综合实力的对抗。在《甲午大海战》中,除了跟舰艇、炮弹有关的情节之外,根本没有其它方面的关照,一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被简单认为就是舰艇与炮弹的对抗,有失水准。当然,该片最大的问题尚且不是这些,而是我们以往历史教科书中最错误的宏观历史视角被该片继承与发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