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大海战》:教科书视角的再次惨败
文/马庆云
冯小宁导演的《一八九四·甲午大海战》自7月6日上映以来,遭遇票房和口碑的双重滑铁卢。本周的某专业票房榜单上,竟然没有《甲午大海战》的票房数据,而一向以文艺青年与二逼青年居多的豆瓣电影评分网站上,该片也跌至4分,普通青年团聚的时光网,也丝毫看不到该片的好评文章。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导演冯小宁的电影叙述视角还是中学历史教科书式的,没有突破,因此,已经很难取得影迷认同。
单从电影拍摄技术上来说,《甲午大海战》中规中矩,故事节奏不缓不慢,剧情的张力也基本做足,按着学院派的标准,这样的电影影像艺术功底,算是已经及格,若想高分,则需要有其它情愫上的突破。既然电影名字为“大海战”,则该部电影一大看点则为海战。影片用一半上下时间为海战做叙事铺垫,用半小时上下展开海战现场临摹,用剩下最后半小时为海战收尾(签不平等条约等)。为海战做叙事铺垫的将近一个小时的故事,略显平铺直叙,缺少故事矛盾,导致前半段没有看点,不够紧张。接下来的半小时海战,可能因为拍摄经费不足等原因,但凡炮弹打船,都是远景展现,在好莱坞大片铺面而来的时代里边,难免让影迷感觉,该片不够刺激眼球。而最后半个小时,把李鸿章的历史形象和皇帝的想有所作为但不能,都做足了,唯独对慈禧太后的关照不足,甚至把海战失败的根源归结到了慈禧一人头上,大有偏颇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