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一般指描写各地乡土社区中低阶层为写作对象的文学作品,直接具有人文关怀的实际文学表现方式,充满“自我主体性”与“社会写实性”排斥虚华富丽的浮夸,"乡土文学作品多为以小见大,缩影见树如见林,但仍有大气壮阔之作,关注社会实际人民生活本质的特征,为人文思想重新回归到生活当下的“史诗”创作中,这是与时代的政经社会变革相配合的必然,即不难理解这个必然性,同样的也发生在变革时代中的近代华人社会,与其理解为乡土文学主义的运动,不如理解为乡土文学现象,它与整个近代人类历史相关的连动现象,导致有些甚至带有强烈政治批判、描述战争的荒谬与伤痛、女性在社会变迁中的处境、全球化、现代化过程贫富顷辄;工商与农业社会劳力问题;传统技艺没落式微、科技吞噬生活的疏离及焦虑感...,这种现象在世界各地的现代化过程中都相继发生,因此乡土文学可说是具有国际性架构又具有地方性特色的文学名词。
`
乡土文学代表作家
自毛泽东1942年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后,部分解放区作家的乡土文学写作就开始具有政治性,并影响了建国后的文学创作。在中国文学史上,以赵树理为代表的“山药蛋派”和以孙犁为代表的“荷花淀派”是两个跨时代的乡土小说流派。
赵树理曾是解放区文学“方向性”代表人物。在他的影响下,“山药蛋派”形成于20世纪40年代,成熟于50到60年代,其核心作家除赵树理外,还有马烽、西戎、孙谦、胡正等人。赵树理的乡土小说创作基于对领袖讲话精神的深刻领悟,因此他成了新中国乡土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创作思想左右了从建国到改革开放之间的三十年中国乡土小说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