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章中,罗斯基从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耗的萎缩,从物流的下降和主要工业产品的缓慢增长,从服装等的消耗到农业的迟滞等等因素,几乎是全方位地对中国经济增长进行质疑,并责问中国为什么这样用大部头的统计书来造假(why China cooks the books)?最后,他得出了一个惊世骇俗的结论:
1997-1998年,中国的GDP增长最多只有2.2%,甚至有可能是负数!而中国官方公布的数据是7.8%。他的质疑主要有以下几点根据:第一,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但能源消费反而减少了;第二,各个部门的增长率与整体的经济增长率之间存在着不一致性;比如,大部分主要工业制品的生产出现了减少,而整体工业制品却大幅度增加。而且,农业增长停滞,但整个国内生产总值却显示出高速增长。第三,出口波动很大,但却实现了稳定的经济增长。
这一论断与著名的美国经济学家、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保罗·克鲁格曼的疑虑遥相呼应,素有“国际经济乌鸦”之称的他曾经说,中国经济数据,是一堆不可置信的符号体系。“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数据,就像看一部科幻小说。”
二.
罗斯基的上述结论没有得到绝大多数学者——包括西方学术界主流——的认同,他们普遍认为,罗斯基使用了错误的方法,得出了草率的结论,不过他提出了一个正确的问题。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GDP就一直是一个所有中国人关心的“中心词”。在不少地方官员的思维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其实就是“以数据(特别是GDP)增长为中心”的另一种表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