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又称为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Ergonomics一词是在1857年由波兰教授雅斯莱鲍夫提出的,它源于希腊文,其中“Ergon”是工作,“nomes”是规律。整个词是工作法则,工作规律之意。这说明,人体工程学原本就是研究人在工作中用力规律的一门科学。人体工程学所研究和应用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所涉及的各学科、各领域的专家和学者都试图从自身的角度给本学科命名和下定义。因此,世界各国对于本学科的命名有很大差别,即使同一个国家对本学科的提法也很不统一。例如,在美国该学科称为“Human Factors ”(人类因素学 )或者“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西欧国家多称为“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前苏联称为“工程心理学”,日本则称为“人间工学”。
其他名称还有“人机工程学”、“人机控制学”、“宜人学”等。我国的人体工程学研究较晚,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通常称为“人机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人类工程学”、“人因工程学”、“工效学”等。
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也很不统一,而且随着学科的发展,其定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国际人类功效协会(IEA)定义: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与闲暇时怎样考虑人的健康、安全、舒适和工作效率的学科。《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将人体工程学定义为: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的机器与环境系统适合人的生理、心理等特点,达到在生产中提高效率、安全、健康和舒适的目的。总之,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